SEMI居龍:全球缺芯--半導體產業鏈布局加速重整
2021-06-21 15:25
2021世界半導體大會6月9日拉開帷幕,半全球副總裁、中國區總裁居龍發表了《全球缺芯--半導體產業鏈布局加速重整》主題演講,從全球缺芯話題談起,以詳實的數據深入剖析了目前國際、國內半導體產業現狀及未來的發展大勢。
三年連續增長的超級循環超級周期
自去年下半年以來,從汽車芯片的短缺開始,缺芯已經延伸到包括手機、數據中心、消費電子等全行業,甚至引起了多個國家領導人的關注。 「產能不足是全面性的,從先進節點到比較成熟的節點,我們甚至感受到了某些材料的短缺狀況。」 居龍指出,缺芯的問題除了需求旺盛、產能不足的因素以外,還包括對供應鏈的管理、新冠疫情及國際局勢對產業鏈的衝擊與重整。
數字經濟以及智能應用將持續推動半導體市場的成長。 最新數據顯示,今年一季度半導體市場前十五大公司整體同比增長了21%,除英特爾外所有IDM、無Fabless、鑄造廠都是普遍增長,從應用領域來看包括智能手機、汽車電子/電動汽車、服務器/數據中心、PC、人工智能(人工智能)、5G通訊等各個領域應用都是全面性增長,特別是存儲器以強勁的勢頭繼續成長。 「綜合各家預測機構數據成長率在15-20%之間,雖然下半年可能會有一些放緩,但超越5000億美元的里程碑應該在今年可以達成。」 居龍強調,在數字經濟、智能應用的強勁帶動下,全球半導體市場至2022年將實現三年連續增長的超級循環超級周期。
全球半導體投資強勁,先進產能在東亞,成熟產能看中國
全球產業布局從12寸晶圓廠的統計來看,先進節點的建廠數持續增加,12寸晶圓廠的建設以中國台灣、韓國和中國為主。 事實上,8寸廠的缺芯情況更緊張,從全球來講,從2020年至2024年將持續提高8寸晶圓廠產能,預計增加95萬片/月,增幅達17%,達到660萬片/月的歷史記錄。 中國8寸廠的產能持續上升,引領全球。 2021年8寸晶圓產能中國占比為18%,全球第一。 今後5年,中國產能將會持續上升。
去年,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設備市場,從今年第一季度設備的出貨量來看,中國、中國台灣、韓國三個地區還是在持續成長。 其中韓國甚至是以兩倍的數字成長,並加大了對於存儲器的投資。
從細分晶圓製造設備市場來看,預計未來幾年內,WFE市場將呈現穩定增長,2021年市場規模將超過780億美元,預計2022年將超過870億美元。
在強勁增長的2020年之後,NAND投資將在2021年收縮一些,但在2022年將反彈至190億美元;DRAM指出預計將從2020年的100億美元增加到2021年的150億美元。 因此,在整個預測期間,foundry和Logic晶圓廠設備支出將保持強勁勢頭,預計2021年和2022年將超過440億美元。
不管是從晶圓製造還是封裝測試來看,都出現了非常快速的增長。 封裝測試市場的增長甚至要比晶圓製造更快。 半導體製造設備今年的成長將達到15%-20%甚至更高,封裝測試將達到25%左右。
全球半導體產業鏈加速重整,中國應對之策
居龍分析了美國、韓國、歐盟、日本等國對於半導體產業鏈的打造計劃。 近期,對於半導體產業鏈的投資打造計劃,包括美國政府500億美元投入研發及製造,韓國計劃在今後10年投資4500億。 今年半導體公司資本支出紛紛增加到了創紀錄水平,三星及台積電投資將達3000億美元、英特爾、海力士及美光都加大了投資力度。
在全球面臨缺芯的大背景下,中國更面臨芯片貿易巨額逆差、缺中國芯、被卡脖子等更深刻的問題,因此努力提高本國半導體的自給能力刻不容緩。
居龍指出,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與世界先進仍有差距,尤其是設備、材料及EDA工具,以半導體設備為例,供需存在較大差距。 「這是一個短板,同時也是一個機會。 受到國際局勢的影響,產業發展迎來了良好的機遇,主要在於比較成熟的工藝節點,除了半導體設備以外,顯示、光伏等產業對於國內整個設備的增長都起到了良好的帶動作用。」 另一方面,中國材料市場也在穩步成長,對國內企業也是一個發展良機。
國務院去年8月頒布的《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》包括財稅、投融資、研究開發、進出口、人才、知識產權、市場應用標準、國際合作等八個方面。 其中,研究開發政策要點的關鍵在於聚焦核心技術、推動創新平台、執行國家標準。 SEMI在標準方面經營多年,目前已經制定了高達1000多項、16大類的標準及安全相關準則,並廣為全球半導體行業所應用。 SEMI致力於將中國的產業帶入全球標準的體系,在光伏方面已經做到了這一點,成功把中國的光伏標準帶到全世界,成為全球的標準。
居龍指出,面臨當前嚴峻挑戰,國際合作及國內研發創新二者要齊頭並進,二條腿走路,發揮雙循環的效果。 除了要加強完善供應鏈、創新鏈和資金鍊更專業化投入之外,還要更重視人才鍊。 人才短缺和流失是半導體企業面臨的核心之痛,隨著產業快速發展、科創板機遇及創業潮因素影響,龍頭企業人才流失情況嚴重。 市場人才競爭激烈,企業如何留住人才、激勵人才對於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乃當務之急。
在新興領域,包括功率及化合物半導體等產業,國內前景巨大,在強大內需市場助力下是率先尋求突破的希望所在。 SEMI從2018年打造「SEMI中國功率及化合物半導體平台」開始,就結合國際及國內的產業一起探討產業技術的方向與市場機遇。
SEMI是連接全球半導體電子產業鏈的全球性行業協會,在過去五十一年中,SEMI維繫全球會員,合作共贏。 堅持全球化、專業化、本地化的理念,SEMI期望在當前的國際局勢之下,在中國扮演一個更加積極的角色,助力國內產業與全球產業的合作實現共同成長。
上一頁
上一頁
更多最新動態
雙喜臨門!合肥清溢兩項創新成果斬獲市級、區級榮譽
2025-05-06